在校生  教职工  校友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群芳>>校友风采>>正文
 校友风采 
 校友企业 
 校友论坛 
 联谊图集 
校友风采
王晓光:从母校延伸出的闪光轨迹
2015-03-10 00:00   审核人:   (点击: )

——记我校校友、浙江大学近代物理中心博士生导师王晓光教授

记者 王力

又一届学生毕业了,“告别”的情绪流淌在整个校园。在625举办的物理学院201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却有一位“回归”的特殊毕业生,他就是应邀回访母校的原吉林师范学院1992年物理系毕业生王晓光。重温毕业季,让如今已成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的他感慨良多——母校变化太大了;同时,也令他油然而生一份责任——要用自己所学为母校添一份光彩。

刻苦求学,他在平凡的校园生活中深藏着远大的志向

1988年,18岁的王晓光考入原吉林师范学院物理系。刚入学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很普通,但是十分好学。他不是为了追求奖学金而机械地学习,而是把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既看物理书,也看哲学书;既读专业书,也读课外书。这些书把他引入自主学习的捷径,也培养了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早在大一期间,王晓光就产生了考研的打算。如果说当时这个打算还不是十分明确的话,那么他对物理专业所固有的兴趣却是始终如一的。他高中时的物理老师全炳学看出他的物理天分,曾语重心长地鼓励他说:“晓光,考上大学以后,你要继续研究物理,搞物理是非常有意思的。”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支撑着他从中学课堂走到了学术的最前沿。提到这位朝鲜族的老师,他至今仍心存感激。

当他把考研的想法告诉同学的时候,大家都很不理解。因为当时物理系本科生毕业去向非常好,大多留在吉长两市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中学,最差也能分到县城里最好的中学去。但这份不理解反倒显出了王晓光的独特——在大家的理想都还比较模糊的时候,他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当时学院的条件有限,能指导考研的老师不多。但王晓光学会了见缝插针。下课的时候、中午就餐的时候,他缠着研究生毕业的老师请教问题。同时,他自己也找很多的参考书来看,每天一走出课堂后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后来图书馆的老师都认识他,破例给了他管理员、教师才有的待遇,可以进到书库里面去自己找书。

一次听报告的经历,令王晓光的内心五味杂陈。那是个休息日的晚上,数学系的一位老师要作一个内部科研报告。吃完晚饭,他早早到阶梯教室去等。结果到了讲座时间,算上他,听众才有两个人。另外一个还只是到这个教室上自习的。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那位老师对他说:“你想听不?如果你想听,我就给你自己讲。”他激动地点了点头。老师给他讲了将近一个小时,把混沌的基本理论和自己的研究内容都讲给他,让他深受启发,而且老师的敬业精神给他内心以深深的触动——从事科研工作就应该这样执著和忘我。那时,吉林师范学院的“三师”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样默默奉献的老师不只是一个。“这就是师范教育的底蕴所在。”王晓光说。

时至今日,王晓光仍然记得在考研路上给予他辅导和帮助的老师们:赵宏野、齐庭柱、吴洪柱、马文骐、林晓敏……

在刚刚从东北师大研究生毕业的解成俊老师影响下,王晓光报考了东北师大。1992年的寒假,院长宋嗣廉教授破例让备考研究生的同学们住在校内。王晓光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院宿舍里过一个难忘的春节。

国内国外,他在求学与研究之路上不断前行

王晓光觉得他考研比较顺利。当然这是因为他的积累已经足够。事实上,那一年,整个学院只有他一个人考取了研究生。在东北师大物理系当年录取的研究生中,他的成绩是第一名。

在东北师大结束公共课以后,开始选导师。巧的是,解成俊的导师孙昌璞教授刚从美国回来,于是,他就登门拜访,成了孙教授的四个学生之一。孙昌璞是杨振宁的学生,能成为他的学生,王晓光感到非常幸运。孙教授在他从事研究的道路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正是孙教授的悉心地指导,让他走进了科研的大门,“没有孙老师的指导,就没有我的今天。”王晓光把求学期间遇到孙老师看作自己难得的机会,但是其中包含着内心里无限的感激。

整个硕士期间,王晓光做了很多科研工作,在物理科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撰写并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在国外发表2篇,被SCI收录6篇。他以令人称羡的学术成绩,被评为东北师大优秀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社会上正流行计算机热。王晓光的心开始活了,一度想边工作边从事计算机研究。于是,他在长春大学计算机系走上了工作岗位。但工作了半年时间以后,他发现自己的兴趣还是在物理上,而重于应用的计算机跟重于基础研究的物理是两码事。幸运的是,他及早地发现自己走了弯路,又及早地进行了校正。他又瞄准了下一个目标——读博。

19969月,王晓光考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师从于荣金老师。那时,他既要在长春大学为本科生上课,又要进行博士学业,他的投入与刻苦可想而知。后来因为于荣金老师工作调动,他又跟着从日本归国的东北师大傅洪忱教授做毕业论文。困难与变故没有阻碍他的学业和研究,相反,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学业和科研成果,提前一年毕业。这是个破例的“提前”,前所未有。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仅有的两名中科院“院长奖学金”获得者之一。此后,两人一同进入北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在北京的两年,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根基。不仅先进的设备给他提供了研究保障,他接触到的人员和信息、感受到的风气和氛围等都让他受益匪浅。抛开一切俗务,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目光也远远地射向了世界。

接下来,他开始了在各国(地区)为期四年的辛苦“游学”历程。20003月至5月,在德国开姆尼兹大学做访问学者;20007月至20017月,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做助研;20017月至20027月,在意大利都灵国际科学交流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36月至20038月,在香港浸会大学做访问学者;20027月至20047月,在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做研究人员。20042月到浙江大学工作后,又于200511月至20062月到香港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现在,他是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量子信息与计算理论,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理论。

近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在SCI中收录的国际物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物理评论系列40篇。他人SCI引用近5年累计600余次,2001年发表在《物理评论A》关于磁性系统海森堡XY模型中量子纠缠态的研究单篇最高引用300余次,SCI引用次数超过50次的论文有9篇。他是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的审稿人,200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受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以前是一个人战斗,如今带领着浙江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他在学术之路上越走越远,触摸到了物理学科的学术尖端和前沿。

母校情结,让他深深眷恋并寄予希望

离开母校后,王晓光只回来过三次。第一次是在2005年,他在校园里匆匆地走了一圈;第二次是在2007年,借同学聚会之机,他到学院看望老师,又看了看当年的教室。2009年,学校举行合校10周年暨办学传承103年庆祝活动,准备邀请他回母校。但当时他正在日本从事研究工作,遗憾地错过了机会。

今年6月,王晓光终于第三次回到了母校。他应邀参加了物理学院的毕业典礼,并在典礼上寄语毕业学子。他说,我毕业至今已经19年了,在母校的生活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忆。能够再次回到母校并参加此次毕业典礼,我感到万分荣幸。学校立足于整体素质的培养,给大家打下的基础比较扎实,毕业是一个新的起点,大家要满怀信心地从这个起点出发。他结合自身的发展,概括出两点体会与同学们共勉:一是放眼世界、大志大气;二是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提醒广大学弟学妹,“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多向社会上的老师学习。他还引用作家路遥的话勉励他们,年轻人要浪漫一点,不要太现实,思想要放开一点,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他的话既励志又亲切,既鼓舞又坦诚,他对母校的感恩情怀也令后来学子深深感动,并且深深受益。

在物理学院举办的校友座谈会上,面对学院的师生代表,王晓光毫无保留地提出,学院的发展和学科科研问题要从大量引进人才、加大培养力度、适当调整课题方向等方面着手,要让老师们走出去,去接触学术的前沿。他表示,愿意推荐优秀人才来物理学院工作,提升学院的师资水平,并邀请学院的青年教师到浙江大学学习深造,做访问学者,参加科研工作,乃至今后从事校际间更广泛的科研合作。他鼓励博士生申请留学基金,鼓励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短期交流,对在读硕士生方方面面的提问,他总是耐心而细致地解答。

在学生眼里,王晓光不仅有着严谨、求实的学者魅力,更有一份同门师兄的亲切和亲近。也难说,这样一次近距离的接触,这样一次心灵贴近的对话,会不会像当年中学老师激励他一样,激励更多学子走上同他一样的研究之路。

“什么时候,我都不会忘记母校的培养;能为母校做点事,是我的荣幸;学校在科研方面需要我,我将义不容辞。”王晓光普通的话语里充满着无限的深情,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