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校教师赵彦辉的书法研究与创作历程
王 力
我校东校区的校园内,有两座楼的冠名引人注目:一座是图书馆,为纪念校友孙世东捐资助学,而被冠名为“世东图书馆”;一座是第三教学楼,因被教育部港澳台办批准为逸夫基金项目,故冠名为“逸夫教学楼”。这两座楼宇的冠名,为东校区校园增添了许多人文内涵,也使校园文化增添了学子们口耳相传的记忆标志。
提到这两处冠名楼宇,就不能不提到我校美术学院副教授赵彦辉。“世东图书馆”和“逸夫教学楼”均是由他题写,一处刻在石碑上,一处置于楼门上方,古朴雄浑的字体,在林立的楼宇中格外醒目。另外,《北华校友》的刊名、“bet365游戏下载网站”网站名也都是由他题写。
赵彦辉在吉林是很有名气的书法家。他1974年3月生于我省榆树市农村,祖父是老秀才,每年都为村里写对联;父亲曾是乡村医生,药方均用毛笔抄录。受长辈影响,彦辉从小就对笔墨感兴趣,年复一年中对书法有了难得的熟稔,还曾参加过乡里的书法比赛。考上原吉林师范学院后,书法爱好有了用武之地,班级的板报、系里搞活动的横幅,都出自他手。为此,他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长。
彦辉学的是政治专业,在校期间,被送往东北师大学习两年,回到原吉林师范学院后在城市管理法学院任教。从事四年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让他一度准备考取东北师大的政治研究生。但是书法的爱好始终让他割舍不下,业余时端坐桌前,望着眼前的文房四宝,他的目光顿时闪现出兴奋的神采,他做出了一个在内心里挣扎许久的抉择,这个抉择最终实现了他的华丽转身。
2001年,彦辉考取了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书法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师从著名书法学者丛文俊教授,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求学。在课堂和图书馆之间奔波,广泛涉猎相关文献和碑帖,彦辉感觉很累,但非常充实,知识储备在时光的累积中渐渐丰厚。丛文俊教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那是名师的学风与学养在不断地滋养着他。至今,彦辉对丛文俊教授的感激仍无以言表。
彦辉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对明末文字学家和书论家赵宧光进行研究。2003年的暑假,彦辉没有回吉林,留在吉大,埋首于浩翰的史料之中,伏案苦读之余写出一篇论文给丛文俊教授看,老师看了很满意,他把同时向在河南举办的书学研讨会和上海的《书法研究》杂志投稿,两年后,这篇文章被发表出来。不久,他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以此为标志,他的学位论文很快杀青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彦辉的关系调入美术学院,完成了从书法爱好者向书法学者和书法家的转变。转变是一种化茧成蝶的绚丽,但这个过程却很艰难,他在吉大的同门师兄陈国成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与陈国成的交流加深了彦辉对书法的理解,甚至更新了他的书法观念,即“道法自然”,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呈现出一种大美,而书法的动态均衡对称则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美。
毕业后,彦辉在从事书法教学的同时,也面临着创作的压力。但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彦辉督促自己在创作上取得成就的动力。他从隶书起步,从汉碑入手,《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这四大艺术含量极高的名帖不知被他临过多少遍。尤其是《乙瑛碑》,即《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以字体端庄典雅、浑厚流美而被列为汉代正体隶书最典型的作品,更是被彦辉奉为习隶之不二法门。他说:“此碑书法结体方整稳健,雄古凝重,骨肉停匀,波磔分明,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见秀逸……”他认为临写此碑,“当首重用笔,次则留心变化。注重结体,更重章法。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渐可达于书法之堂奥!”
彦辉创作以隶书为主,兼习楷、行、草,篆刻亦有独到的造诣。他擅写大字,表达古朴、雄拙和苍茫和意象,力求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艺术元素,表现出书卷气,以及自然界的雄浑和多元变化。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书画本雅事,字更怕俗。彦辉的字,多用涩势,并加入自己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在章法、字法和笔法上匠心独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取向。2005年,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入选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2008年入选全国第二届隶书大展,这一年,他的专著《赵宧光< 寒山帚谈>研究》出版,并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时至今日,他的作品已入选国家及省级展览十余次,多次参加全国名家邀请展。书法和篆刻作品多被国内外友人、文博单位收藏、刻碑陈列,并散见于《人民日报》、《吉林日报》等多种报刊,入编典籍数十部。
彦辉长期在我校从事研究生、本科生的书法教学、科研工作,学术研究方向为书法文献及书法史并兼事艺术评论,参与国家十五课题《中华博物通考雕绘卷》书法部分的撰稿工作,目前主持、参与省级课题各一项。他还是石峰印社理事,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东北书法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江城晚报书画院首席学术顾问等。
书艺无涯,彦辉未来的路也很漫长。但长期潜心创作与研究,让他的视野更加清晰,没有什么不能超越。